特萊維噴泉 (Fontana di Trevi,又稱為「羅馬許願池」)原為羅馬市區的「處女水道橋」(Acqua Vergine)的終點站。
過去古羅馬帝國的帝王認為「供應乾淨的水是一個國家的重任」,「羅馬水道」是帝國最重要的建設,只要是納入版圖的城市,一律進行水道的規劃,在工程師確認水質後,將城市周圍山區的水藉由水道橋引入城市裡,並在街道上密集設置出水口,以確保家家戶戶都有水可用,所以羅馬帝國相當少傳染病的發生。
而「處女水道橋」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產生,其當時的水質被認為是羅馬最柔軟、品質最好的水。1453年教宗尼古拉五世時代,這裡還只是一個簡單的池子,1730年教宗克勉十二世委任沙維(Nicola Salvi)設計規劃,1762年完工,才是今日所見的模樣。
噴泉位在羅馬的Trevi區的一處小廣場上,為羅馬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池,高25.6公尺、寬19.8公尺,面積之大,幾乎佔去小廣場一半的空間。正因為小廣場矗立一座大噴泉,視覺上形成壯麗感。
傳說旅人如果投擲一枚錢幣在特雷維噴泉,他們以後將會再度返回到羅馬。根據電影《羅馬之戀》(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) 的劇情,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雷維噴泉的話,學業和工作則會順順利利;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,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。